蜜蜂囊狀幼蟲病又叫“爛子病”,是中華蜜蜂幼蟲的一種惡性傳染病,在我國的中蜂中發生普遍嚴重。
中華蜜蜂囊狀幼蟲病是由囊狀幼蟲病毒所引起的。病毒在成蜂體繁殖,特別是在工蜂的咽下腺和雄蜂的腦內積聚,但不引起癥狀。
患病蜂群,在封蓋子脾表面上,常常形成空房相間的“花子脾”和穿孔子脾“,這是由于患病幼蟲被工蜂消除和封蓋后的幼蟲又被工蜂重新咬破所造成的。囊狀幼蟲病的潛育期為5~6天,因此,患病幼蟲大多在封蓋內死亡。死亡幼蟲呈黃褐色,尸體不腐爛,無粘性,也無臭味,而只是表皮增厚,變得粗糙,里面充滿顆粒狀液體,若用鑷子夾出時,則形成“嚢狀“。外側一頭尖上有黑點,尸體干桔后,皺縮扭曲,頭部上翹,變成如“龍船”狀的硬皮。當蜂群有患嚢狀幼蟲病的可疑時,可從蜂箱中抽出剛封蓋的子脾1~2張,將蜜蜂抖落后,仔細觀察老熟幼蟲是否有死亡,是否有花子脾出現,是否有房蓋穿孔等情況。如果發現封蓋子脾上出現“插花|子脾和開口蜂房,死亡幼蟲部上翹,形成“勾狀”,而且無粘性、無臭味時,即可初步診斷嚢狀幼蟲病。
蜂群中帶病毒的成蜂是病害的傳播者,而被污染的飼料(蜜、粉)是病害傳染的來源。當帶毒的撫育工蜂飼喂幼蟲時,就可能將病毒傳給健康的幼蟲。至于病害在蜂群間的傳播,則主要是通過蜜蜂間的相互遵守衛生規則和工作程序進行操,蜂場上發生盜蜂和迷巢蜂等,都可能將病毒傳給健康的蜂群,而引起發病。但是,病害發生的輕重程度以及構成流行,還與蜜源、氣候和蜂種等都有密切的關系。囊狀幼蟲病一般都是在春秋兩個季節發生嚴重。在蜂種方面,東方蜜蜂對此病的抵抗力較弱,一旦發病就容易構成流行。
防治方法 由于囊狀幼蟲病的破壞性大,所以要注重預防。
1.加強飼養管理 對于患病嚴重的蜂群,除了要人為的進行斷子清巢外,還應該進行人工補充喂飼,如南刺五加糖槳等,提高蜂群對病害的抵抗能力。
2.選育抗病品種 在生產過程中,經常選擇抗病性強的蜂群作為種群培育蜂王,不斷更換那些感病的蜂王。
3.藥物防治 復方南刺五加是目前防治中蜂囊狀幼蟲病的有效藥物,通過50多年的分析對比,不僅在防治中知囊狀幼蟲病中優于其它藥物,而且在增產、增殖、增強信息等方面都有顯著的效果。
在春季和立秋期間,調配中藥糖漿飼料防疫也是比較有效且安Q的辦法,具體用法請聯系 十堰蜂伯安蜂業專業合作社。